Tuesday, April 29, 2008

醫業的獲得

現在,我是一個極度樂觀,想得開的人。但我並不是一直如此的,在年輕的時候,看事情的態度和現在是差極多的,那時候,凡事要求完美,看事情看不開,總是看到灰色的將來。完成醫學生訓練後,進入醫院服務直到現在,多年下來,我變樂觀了,也變幸褔了。我感謝上天給我這個天賦,可以從事這樣讓我有正面力量的職業。

在醫院裡面,這麼多年下來,我看到許多許多的無奈。悲劇往往比喜劇更能感染人心,發生力量。以往年少的時候,往往也是這也不滿,那也怨嘆。在外科,血泊中來去十多年,彷彿我的一生過得比別人快,短短的時間,往往就是生和死之間。很多的觀念和態度,就這麼慢慢地改變了。

醫院當中,可以看到生命的脆弱,也可以看到無數的無奈。我感覺到命運之神的不公平,也就慢慢會不抱怨我沒有的,習慣去珍惜我有的。因為我知道,我的一切是多麼的幸褔。在醫院中,多少的孩子,來不及長大去體會世界的美好,就跟世界說再見;多少的病人,在醫師和家人的支持下,和死神在拔河,所要求的不是金錢,權力或是其它一般人所渴望的,而是僅僅想在這世上多呼吸些時日,能和家人朋友再多相處些!

當我看了很多的不幸,看了很多的死亡之後,我體會到我個人的幸褔。能夠每天睜開雙眼,呼吸心跳和生活,就是一種幸褔。是幸褔,怎能不珍惜?我感謝上天給了我這個職業,使我在年歲漸長時,知道我遇有多少,有了無可救藥的樂觀積極。

Sunday, April 13, 2008

問題出在哪裹?加護病房沒有入院標準嗎?

這一段時間我們的醫院床住真的是一床難求,身為臨床醫師的我,夾在病人和醫院之間,實在是頗為為難。
忽然看到這一段消息:
躲402年徒刑 從加
護病房落跑


這位病人被發了病危通知,住進加護病房,竟然當天就從病房跑掉了!我從新聞照片上看到這位先生,大體上狀況還不錯啊?!難道是是該醫院醫術高超,病人一進加護病房就快速復原,可以生龍活虎,於是才能跑掉?或者是醫生在判斷病人時有錯誤將不需住院的病人簽入院了呢?
這位病人恐怕一點都不須要住院吧!

有的醫院一床難求,有的醫院是住進加護病房如此的容易。不禁要問,倒底醫生在簽病人進加謢病房,發病危通知時,有沒有按照醫療專業或是該院的入院標準啊?如果只是醫院的加護病房還有空床就捉病人來住院,那麼就難怪健保局要把各級醫院的醫師當成是要A錢的經濟犯一樣來審查了。倒底是什麼原因造成我們的醫療資源如此不均,有院一床難求,有院加護病房比普通病房還普通,
病床空到要讓沒病的人入院?

Friday, April 11, 2008

主動脈週?

這個星期好像是主動脈週...

星期日早上,作了一個感染性腹主動脈破裂的手術(不得已啊,星期天來手術)
星期二晚上,竟然來了一個胸主動脈瘤破裂的病人,這麼急,當然就是深夜入刀房,緊急置放了支架救命。隔天早上我仍然看門診,因為體力沒有以前好,整日昏昏沉沉。
今天星期五,原本是排了兩台腹主動脈的支架,後來想想,實在一天兩台主動脈,對我而言,實在是感到負擔太大,於是將其中一個移到下週一。早上作完支架時,心想可以輕鬆一下,接下來的幾台週邊血管手術,較沒有壓力了,可以輕輕鬆鬆地作。沒想到,急診來了一台腹主動脈瘤破裂!只好取消所有的常規手術,以絕急的速度將這位病危的病人接入手術室時已然休克,打開腹腔時全都是血...血泊中奮戰了幾個小時,絡於暫時穩定病人,送入加護病房。

我也已經精疲力盡,只想大吃一頓...

希望大家保重,對於主動脈疾病而言,早期發現實在是很重要,如果輕忽了,放任動脈瘤擴大破裂,除了醫生痛苦,病人更痛苦,也易生遺憾!

六十五歲以上的男性,特別是那些有抽煙史的男性,或是家族內有http://web.mac.com/purplemind/EVAR的男性或女性,應該注意相關的症狀,接受超音波篩檢,以早期發現主動脈瘤。

Friday, April 04, 2008

問題出在哪?

一位病人進了診間,坐了下來,眼眶頓時泛紅,淚滴了下來,輕聲地說:醫師,我還要等多久才有床位?
這位病人已經連續兩次出現在我的門診診間,問我這一個問題。他的父親,在一旁也說:有沒有什麼辦法呢?他向住院服務中心查詢的結果,排在他順位的前面還有八個我的病人等住院呢!我的答案,當然是和前兩次一樣:按規定按病情排吧...

科內一床難求,這種情形在最近一兩毎月更加的嚴重。科內五六十張病床,但是每一位主治醫師都有一堆的等住院病人在等住院開刀。並不是只有健保床要等,事實上,我都告知我的病人,有什麼床等,都入院吧。仍然在等床的名單上,動不動就是等二三十天以上,科內有的病人甚至等了百天以上還等不到住院的(當然有可能是住院服務中心通知住院,剛好病人有事,肯再順延住院)想想看,病人等住院開刀等了二三十天以上,如果是靜脈曲張等開刀,那也還好...如果是下肢的血管阻塞,豈不是折磨?

不只是我一個醫生的問題,科內的同仁,上至主任,下至年輕主治,每一個人的住院病人都一樣難等。有的醫院,床位由每一科的醫生掌控。但是在我們醫院,管理和醫療各有專才分工,醫生只管醫療,是沒有權利管到床位的分配的。我們的特色是有專責的住院服務處,按照每一科所分配的病床,住院病人的嚴重急迫度,要求的床等,主治醫師的開刀日...等等變數,排出順位。一切按照制度道理來。主治醫師只管開出住院單,上面所規定的住院日,如果有床,由住服通知病人前來住院;如果沒床,則以等床順位通知順位在前者。理論上,待在急診處留觀的病人是會優先給床的(會前來急診等,總是病情比較嚴重的吧),看看我們的急診處,留觀的推床上病人常常滿到走道上來了,也難怪在家中等床的常規刀病人等了多日也等不到床入院治療了。(尤其是疾病嚴重度較輕微的,總是比輸別人吧)有一大堆的病人等呀等,就不知等到那邊去了,也許就忍不住跑到外院去了。

是我們醫生的治療作得太慢了,造成病人的堆積,出不了院,才會讓新的病人住不了院嗎?不是的。我們醫生人數並沒有減少,工作時數和天數也和以往一樣啊。那麼,怎麼回事呢?看起來,需要住院開刀的病人遠遠超過本科所有的病床數,才是關鍵。很簡單的供需原理啊。每日增加的需住院病人數大於每日治療結束後出院的人數,才會造成等床人的堆積。這好像是水槽排出水的速度是一定的,可是如果注入的水加快,就滿出來啦!


為什麼來院的病人會變多,是否是季節性地全島病人都變多?是否是外科難當,所以外面中小型醫院的外科都不太願意作手術?或者是北台灣的醫療供需出了問題,台灣地區的住院病床整體而言的住院率真的超接近百分之百了嗎?為什麼病人都湧到醫學中心來?答案我想大家在心中或多或少都能想到幾個。在病人的立場而言,同樣是付健保費,很多人覺得要作治療或作手術就到醫學中心來找「專家」啊,這是病人的自由選擇的權利。在醫療人員的立場而言,我們又不能拒絕輕症病人,只要是有必要,我們一定不能拒絕病人來院。於是乎,大量的病人湧入醫學中心,造成了一床難求。合理的轉診制度,從來沒有能落實過!這是制度面的問題,基層的醫療人員卻要面對這殘酷的事實:中小型院所缺病人,大型醫學中心又太多患者...

我不太清楚是否別的醫學中心也是一床難求。但是,在臨床上真的很無力。我想要治療病人,明知道病人一定住不進來,我還開出一張張的住院單,讓病人不知道病床哪一天會有的在等待!當我試探地說出「你要不要去OO醫院看看,可能床比較鬆,可以比較早處理」,卻總是要面對病人質疑和哀怨的眼神,好像是我不負責任地想要離開崗位一般...

我是外科醫師,不是魔術師。手術是一個團隊的表現,麻醉科加上外科的醫護團隊的合作。即使現今越來越多的手術,我們都已將之改進到不用住院就可以門診手術治療。但是心血管外科還是有很多病灶,是要病人住院我們才能好好的處理。希望我們的醫療環境早一日能有平衡的供需,把人力物力發揮最大的作用。